立秋不代表入秋,饮食不可太过寒凉 - 美食在线
美食在线 首页 饮食健康 查看内容

立秋不代表入秋,饮食不可太过寒凉

2024-8-6 21:40| 美食在线

 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”。立秋作夏秋之交,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,为阳中之阴始,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是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。
  但立秋不代表入秋,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:“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”。“立秋”之际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夏暑之时,并未进入秋天气候,尤其是南方地区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可能更加酷热,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,因而传统医学将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“长夏”,饮食养生应以清热化湿、清心补脾为主,不可太过寒凉,在清暑热的同时适当滋润防燥为即将到来的秋令节气做好准备。
  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说:“肺主秋……肺收敛,急食酸以收之,用酸补之,辛泻之”,可见酸味收敛肺气,辛味发散泻肺,秋天宜收不宜散,所以要尽量少吃葱、姜等辛味之品,适当多食酸味果蔬。秋时肺金当令,肺金太旺则克肝木,故《金匮要略》又有“秋不食肺”之说。秋季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《饮膳正要》说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,禁寒饮”。

  立秋养生,饮食起居皆应顺应天时以清润养收为则。
  一、推荐食物
  1、芡实
  性平,味甘涩,具有补脾肾、祛暑湿、止遗泄、滋养强壮之功效。立秋之后,暑热未去、秋燥渐起,食芡实既能祛余暑,又能滋补强身,是秋天适时补品。肾虚脾虚,如遗精、遗尿多尿或尿频,或妇人带下,或大便溏薄之人食用更佳。
  2、茄子
  性凉,味甘,有清热止血、消肿止痛、祛风通络、宽肠利气等功能,能降“火气”,除秋燥。民谚有言“立夏栽茄子,立秋吃茄子”。茄子富含维生素P,为黄酮类化合物,有助保持心血管正常功能,对动脉硬化症、高血压、冠心病患者非常有益。
  3、南瓜
  性温,味甘,入脾、胃经,具有补中益气、消炎止痛、解毒杀虫的功能。立秋以后,气候逐渐干燥,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,身体容易出现燥热情形。而南瓜润燥的同时能给人以饱腹感,是“抢秋膘”的首选食物。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食物。
  4、赤小豆
  性平,味甘、酸,入心、小肠经,能利湿、消肿、止泄痢、解血毒。赤小豆富含膳食纤维及皂角甙,能解酒、利尿解毒、润肠通便,具有良好的降血压、降血脂、调节血糖、解毒抗癌、预防结石、健美减肥的作用,对心脏病和肾病、水肿患者有益
  二、推荐食谱
  1、赤小豆薏米粥
  原料:赤小豆50克,薏米100克,莲子30克,百合20克,冰糖适量。
  做法:将赤小豆、薏米、莲子、百合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小时后大火烧开10分钟焖炖1小时,加入冰糖,转小火煮20分钟后即可食用。
  功能:健脾化湿、润肺安神。
  2、麦冬竹叶粥
  原料:麦冬30克,炙甘草10克,竹叶15克,粳米100克,红枣6枚。
  做法:将麦冬、炙甘草、竹叶水煎取汁,入粳米、红枣共煮粥。
  功能:清热解暑、生津和胃。
  3、清蒸茶鲫鱼
  原料:鲫鱼1条约500克,绿茶、姜丝适量
  做法:鲫鱼去腮及内脏,鱼鳞留下,绿茶叶冷水泡开后填充鱼腹,身下平铺姜丝,水开上锅清蒸约10分钟熟透即可去除茶叶食用。
  功能:清热补虚,生津止渴。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收藏 邀请 来自: 综合网络|

  【免责声明】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个人学习研究,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